傳愛電子報期別

本期目錄

 

建構典範之路

文/邱淑絹主任 (臺北市稻香發展中心)

臺北市稻香發展中心位於蘊藏多元文化的北投,四周被綠意及遠山環繞著的,在瑪利亞基金會的孕育規畫之下,以促進融合、對話與交流的社區橋樑姿態,於今年七月正式宣告步上典範之路。

 

稻香發展中心在硬體環境的設計上,跳脫傳統制式機構的框架型態,以透過與環境的互動產生「幸福感」為目標,運用色彩與氛圍的營造,提供服務使用者一個理想的學習、活動與生活的空間。除了兼顧健康、安全與舒適的原則外,秉持人本核心的精神,在規劃上不僅考量使用者的使用情形,還顧慮到使用時的心理感受。

 

在稻香整個偌大的空間中,寬闊的視野總會被矗立在正中央的大柱所阻礙,經由設計改造,這根原本略顯礙眼的大柱搖身一變成為耀眼的大樹,主幹之上延生出的茂密枝葉,並非常見的靛青草綠,而是初秋時節台灣欒樹特有的黃花艷紅,藉此傳達綠意盎然雖是主流但非唯一,大自然是繽紛多樣的,就像人類社會,在多數人所共同呈現的樣態之外,也有著不同的差異,身心障礙者也是人類多元樣態的一部分,是獨特而正常的存在。

 

稻香這棵大樹也象徵著在台灣庶民生活中,那棵靜靜佇立在信仰中心旁或雜貨小店邊,供社區民眾乘涼下棋、泡茶聊天,凝聚起社區民眾情感的重要依靠。大樹提醒著我們,社區也是重要的服務場域,依著服務使用者的需要,把服務帶進社區、融入生活。

 

稻香發展中心的服務核心,是支持成年智能及發展障礙者,透過從事有意義的活動,能將所學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進而提升其生活品質。規劃上則是思考一般典型成人的生活樣態:「有份工作、有身心健康的生活、有機會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行有餘時能回饋社會」作為準則。

 

服務的運作以「人」為核心,無論在活動與環境的規劃上,尊重個別特質與節奏,給予多一些個別的彈性,降低「大團體式」的運作。深信服務對象無論障礙程度,透過自然情境中的例行作息,經由適切的支持,每一個時刻都是參與及學習的機會,體現「服務生活化」的目標。此外,藉由「以個人為中心的計劃」支持服務對象探索自己現階段的重要人生目標,在團隊的協助下有計畫的逐步實踐。

 

在決定承接稻香發展中心之時,正逢前執行長陳美鈴帶領著主管們重新檢視、歸本瑪利亞基金會的價值體系之際,我們重新確立了本會的服務理念:以人為本(Person Centered)、支持為體(Support)、生活為用(Applied to Life),稻香發展中心在這個理念之中誕生,也將依著這個理念支持每一個服務使用者”過好”生活、也過”好生活”。

 

稻香發展中心的服務空間原有一根大柱,但經由設計改造,搖身一變成為耀眼的大樹!這棵大樹也象徵社區化、在地化、多元化的服務精神。

大廳同時也是多功能活動空間,放置種類多元的運動器材可供不同需求的服務對象使用。

支持服務對象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依著服務使用者的需要,把服務帶進社區、融入生活。

 

兩個樓層的世界

 

稻香團隊開始進行服務需求訪視時,發現到很多移行困難的心智障礙者,受限於交通或機構在環境及支持人力上的限制,導致白天只能在家裡尋求不到服務資源。我們訪視到一位長期癱臥的腦性麻痺障礙者-宣宣,頭部以下完全受限無法動彈,白天父親抱著她從二樓到一樓託付給親友看顧,等父親晚上下班後再從一樓抱回二樓,這是宣宣的兩個樓層的世界。

 

得知宣宣的狀況後,我們主動聯繫,家人也幫宣宣申請了稻香的服務,那天父親帶著宣宣來到稻香參觀,據父親表示,原本白天都昏昏欲睡的宣宣,那一天卻睜大了雙眼,我們也從宣宣的神情中,感受到她期待離開日復一日的上下樓層生活,進而展開人生新頁的渴望。

 

走出家門是展開新頁的第一步,但對於很多需要交通支持的心智障礙者,這一步卻是異常的艱難,需要能供輪椅上下的車輛,目前除了協助像搶訂如五月天演唱會門票一樣搶手的復康巴士外,也期待可以募集到相關資源的挹注,讓因受限於交通工具無法出門的心智障礙服務對象,能夠安心自在地跨出家門,在寬闊的天空下,盡情享受生活。

 

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

文/湯琇婷專員 (臺北市稻香發展中心)

 

  • 吃得幸福,動得快樂

稻香發展中心大廳中央有一棵「大樹」, 在大樹區周邊,「奉茶」和「炊粿」區各據一方。奉茶區吸引人之處不在茶,而在咖啡,伴隨陣陣咖啡豆香,化身咖啡師的邱淑絹主任為夥伴一一親手遞上特調,上頭時有拉花點綴,十足感官饗宴。炊粿區的特色亦不在炊食,倒是烘焙器具一應俱全,烘焙師同仁不時從烤箱、冰淇淋機變出新花樣,這會兒是戚風、提拉米蘇,那會兒是馬林糖、香橙冰淇淋等創意新作,大夥常聞香而至,大飽口福。

 

從夥伴們臉上漾起的自然笑容,我看見,在這裡食物不僅為滿足基本生理需求而存在,也能療癒靈魂,為心靈充電。享用美食,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而食物, 亦是串連人際關係的媒介,一飲一啄間,悄悄連動彼此的生命。唯有親歷其境,由口入心品味,才能深刻體會這般安排的美意。盼望來日進入中心的服務對象,也能感受幸福甜蜜的滋味。

 

當然了,能量有進,亦得有出,平衡乃健康之道。然而,比起口腹之慾的滿足,運動本身的驅力不似那般直覺而強烈,因此更需要有意識地增加動機,設法予以增強。為此,中心成為第一家首度引進建置「智能運動地墊」的身心障礙機構。透過影像聲光效果以及互動性俱足的智能運動地墊,在運動玩樂之餘,也能增強服務對象的使用動機,幫助他們享受運動的樂趣。

 

需要用助行器支撐行走的阿楷,在智能地墊上可以擺脫束縛盡情玩樂!

 

帶著服務對象完成餅乾製作後再到奉茶區配飲料享用,是非常幸福的事。

宇軒在教保員的支持下學習餅乾製作,他非常享受親自動手做的樂趣。

 

 

  • 緩步慢行,融入社會

機構內的服務看似獨立於社區之外,然而經由環境設計巧思,帶入了平實的生活感,有如融入當地社區。服務對象即使身處機構,仍能感受與社區、以至與社會的連結。要讓服務對象真正融入社會,陪伴他們實地進入社區,參與常民生活,通常是更為直接有效的支持方式。

 

服務對象就跟你我一樣,應當在社區自如活動,其外貌行止縱然有別,也應視之為人生百態、見「怪」不怪。負責專業服務規劃督導的張淑娟主任解釋,陪同服務對象外出時,三兩成行要比大陣仗團進團出為佳,舊時方便管理的做法,例如:予其著制服或比照幼兒遠足那般兩兩牽手,皆不適用於成人服務對象,反而引來側目,並加深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人士的偏見。

 

服務需本著對個人的尊重,更為細緻而富有人性溫度,但可以想見,執行起來亦需要非比尋常的耐心。例如面對有行動困難的服務對象,若想將其從輪椅移至床上,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徒手攜抱自然快速省時,但此種方便行事的做法,不僅容易導致自身職業傷害,在過程中不免也因搬挪之便,造成服務對象只能任由擺布,失去尊嚴。適合的輔具:移位機,是最符合人本精神的替代工具,只是操作步驟較為繁瑣,比起直接徒手抱舉,可能得多花個十來分鐘才能完成移位,不一定人人都耐得住性子使用。「但在這裡我們不趕時間,所以慢慢來沒關係。」淑娟督導輕聲說道。

 

為了讓有需求的服務對象在移行轉位時能夠有尊嚴也無須苦等,因此中心的每一位同仁都要會使用操作移位機

<認識你真好>的團體課程,期許每一個服務對象都能在稻香中心展開人生新頁。

 

  • 選擇善良,樂在其中

 

社福機構的靈魂在於價值理念,而價值理念的實踐,來自組織團隊。「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善良的團隊。」我一直記得面試那天,淑絹主任說的這句話。我深受打動,卻也誠惶誠恐,不曉得自己在其心目中那副善良的量尺上,是否符合標準? 是否足以將種種自視微不足道的善的意念,織就一張名為「愛」的大網,支撐住每個脆弱的生命?

 

無庸置疑地,服務心智障礙者的工作是份良心事業,面對難以明瞭基本權利並為自身權益發聲的服務對象,支持人員稍有不慎,都可能損及其生命尊嚴與品質,甚至因權力不對等而造成剝削。因此,「善良是種選擇」,說的既是服務生命的態度,也是服務工作專業之根本。

 

在背對中心大門的牆面上,標誌著一行瑪利亞基金會的理念口號:「服務生命是一件快樂的事」。淑絹主任說,她期盼將來每位同仁在結束一天的服務工作,準備步出大門之際,映入眼簾的這串文字可以提醒疲憊的自己,於服務過程中令人由衷喜悅的各種閃亮時刻,以此抵禦內心黑暗,對明日依然保持光明盼望。

 

的確,我們可以擇善固執,但舉重若輕也許更適於永續經營。生活本就苦甜參 半,像咖啡配甜食,互為調劑,缺一味便減了豐富層次。倘有餘裕,為自己和他人沖杯咖啡、做個小點,人生才饒富興味,不管對付出的抑或接受服務的人而言皆然。

 

阿佑在公園自由自在地享受陽光及運動,讓服務對象自然而然地融入社區,是最好的支持。

瑪利寶寶啟蒙中心13周年 陪伴330個家庭走過最徬徨無助的黃金早療關鍵期

74個畢業家庭、238位親子回到愛心家園一同參與,現場活動包含寶寶中心歷年出版品和海報發表的學術成果區、畢業生才藝表演、二手玩具之小老闆體驗區、合影留念的拍貼機、飲食區以及慢飛家庭關懷協會與Super kids勇敢小超人等資源區。

 

一路相伴,用愛相守

瑪利寶寶啟蒙中心13周年 陪伴330個家庭走過最徬徨無助的黃金早療關鍵期

 

文/朱怡菁副主任(瑪利寶寶啟蒙中心/兒童發展啟蒙資源中心)

 

因疫情延宕三年的瑪利寶寶嘉年華會終於在8月12日登場,當天迎來74個瑪利寶寶家庭、238位親子回到愛心家園與老師們相見歡。瑪利寶寶啟蒙中心於2010年正式開辦,提供極早療服務予需要的家庭,為國內第一個「0-3歲遲緩嬰幼兒極早療服務實驗計劃」,至2023年已邁入第13個年頭,迄今已服務330個家庭。每一期以教保、社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五個專業人力僅服務16個家庭,提供親子共課、家長團體和居家專業延伸等課程,每個家庭每月服務成本為22,000元,為減輕家庭負擔以及希望此服務能擴展到更多需要的家庭,家長每月自付額為10,000元,其餘服務費用由基金會自籌。從服務開辦至今,基金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構極早期療育服務模式,至今看見對家庭造成的改變與影響,在服務略趨穩定及有初步成果之時,期待透過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支持,共同協助促使此服務模式能永續經營及推展。

 

因著此次活動,我們亦邀請畢業家長填寫追蹤問卷,瞭解孩子的發展現況。在這份追蹤問卷中,我們很高興看到【家長的優勢觀點】嶄露無遺。雖然當初家長都是因著孩子的障礙和特殊需求來到了寶寶班,但在與家長共同合作的過程中,團隊專業人員都以正向教養與優勢觀點去看待家庭和孩子每一步小小的進展,115份回收問卷中,超過七成以上的家長對孩子目前整體的適應現況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詢問最欣賞孩子的地方,家長能寫出好多項;當然,就如同全天下的父母一樣,對孩子的擔心總是永無止境的,「專注力、情緒問題、學科表現、人際關係和就學適應等」是家長們提到比較擔心孩子的部分。

 

像小婕就是從寶寶班開始一路到早療都是在瑪利亞長大的,她出生即受先天性肌肉失養症影響,這是種比肌肉萎縮症還要罕見的一類因特定隱性遺傳基因(Lama2)變異形成的神經肌肉疾病,會導致重度四肢肌力嚴重不足,不僅無法自行翻身移動,軀幹肌耐力的失能更是讓她連坐都有困難。不過爸爸媽媽是小婕的最佳神隊友,陪伴她走過小時候最困難一段漫長療育的路,現在的她是即將升上國小6年級的大姐姐,能自己操控電動輪椅像風一樣自由穿梭,在學校她也是人氣王,雖然行動不方便也比較害羞,但樂於助人,同學們都很喜歡跟她當朋友。

 

0-3歲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關鍵階段,卻是家長最茫然無助的階段,專業人員就如月亮和星星,引領在黑夜中的早療家庭前進,迎向日出。以家庭為中心的瑪利寶寶極早期療育服務(Maria Ahead-Baby Project, MAP),MAP英文為地圖,意味著在早療服務過程中,我們面對服務家庭時,能夠成為協助的嚮導,支持每個家庭在自己的地圖規劃中,方向正確地逹到自己的目的地。MAP服務模式就如為0-3歲極早期療育服務定錨,當目標明確及內在穩定時,我們開始航行,依照自己的步伐及地圖的指引前進,經驗過程中不同的風貌及困難挑戰,一起豐盛彼此的生命。 

寶寶班的親子共課,支持家長投入並參與在課程中,能增加家長親子的互動技巧

除了來到中心接受服務,寶寶班也提供居家延伸服務,專業人員會到家裡看看孩子的日常生活,引導家長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將學習目標融入日常親子互動中。

從寶寶班到早療一路都在瑪利亞長大的小婕現在已經是即將升國小6年級的大姐姐了!

 

購買書籍請按此yes

兩人三腳 陪伴我們的孩子向前行

樂樂現在已經是國小特教班的學生,雖然還需接受部分療育課程,但生活已能自理還能當爸媽的小幫手,能陪伴她的成長,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了。

 

文/樂樂媽媽(瑪利寶寶啟蒙中心)

 

樂樂是家裡第一個孩子,在期待中出生,備受家人疼愛。在她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發現較為安靜,眼睛也不太注視大人。一般常說孩子七坐八爬,但樂樂滿一歲仍未有爬行及扶站等動作,於是至醫院檢查。評估結果為【發展遲緩】,這四個字,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衝擊,從一開始的難以接受、自責、沮喪到極積面對,於是我調整工作時間,陪樂樂跑醫院治療開啟了漫長的復健之路。在長達一年的努力下,樂樂第二次評估仍然不佳,所以在醫院治療師建議下,我們決定到瑪利亞愛心家園接受治療,為把握早期療育的黃金期,我只能離職,全心全意的陪伴她。

 

瑪利寶寶啟蒙中心推展家庭化中心式服務模式,由團隊中各專業領域的治療師陪伴父母及孩子一同學習與成長,在課堂上老師將如何引導孩子、帶領孩子的技巧手把手的教給家長,也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孩子適合的策略引導及學習模式。首先我學到要先了解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樂樂低張加上家裡長輩疼愛有加,能躺就不坐,所以我們必需時時製作練習的機會。從爬樓梯到教室、學習拿湯匙吃點心,慢慢增加項目及難度,給孩子更多機會體驗及學習。而我也從中學到「耐心等待」,以前我是急驚風,偏偏樂樂就是個慢郎中,以前我凡事替她想好做好,但讓她少最珍貴練習的機會。這段旅程路很長,我和樂樂就像是參加兩人三腳的夥伴,誰快誰慢都會絆倒對方,唯有速度、動作一致,擁有同等默契的合作,才能讓我們一起走得更遠。

 

最期待的還有每周五家長課程,能互相分享療育心情及資訊,藉由經驗分享、團體支持,讓家長一同成長。我在這裡認識了許多朋友,常一起聚餐、一起窩在某個家庭裡做教具、帶孩子去公園、聽演講。這條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我很幸運在這裡認識她們,一直到現在畢業五、六年了還是常常見面聯絡。

 

而團隊的居家延伸服務,老師會到家裡訪視樂樂在家的學習狀況及生活中可以應用練習的地方,即使離開教室,在家也能利用各種教具來達到學習效果,療育不只是在治療室,在生活中更能應用練習。老師也會利用家訪時間,邀請另一半及家人參與,我也會邀請爸爸參與樂樂療育課程。

 

在這段時間面對的困難,不只是自己心態的調整,如何從上班族轉換為全職媽媽,以及如何帶領特殊孩子學習,團隊提供的服務及專業老師的意見,一同上課家長們的陪伴,都接住了我和樂樂浮動不安的心,穩定了我們,也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在,勇敢踏出學習及改變。

 

樂樂現在已是國小特教班的學生,目前仍以她的健康及體能為重,每天進教室前,先陪著她走操場,下課後再帶她去公園跑跑、曬太陽。日常中,也創造更多樂樂能學習的機會,重視她的生活自理,讓她學著當小幫手,增加她的自信心及成就感。障別的輕重不重要,支持孩子的可能性,就能增加孩子自立的機會。還有很重要的是保持生活的品質,孩子也有享受生活的權利,生活不能只有療育課,大人和孩子都需要放鬆。爸爸最愛帶樂樂旅行,吃美食,這是他們父女倆的興趣,唯有生活與療育平衡發展才是健康長久之道。

 

最後,照顧者也莫忘照顧自己的心,保持運動及找到自己的興趣,保有健康的身心讓我們有體力陪伴孩子一直走下去,體會生命的奇蹟!

 

瑪利MAMA手作麵包 回歸自然的有機百香果好醋

 

 

瑪利亞青年將水果清洗、處理、浸泡,到釀製成香醇的果醋,需要1年漫長的等待!

這些果醋都是瑪利亞青年慢工出細活所製作出的產品,心智障礙的服務對象常因身心準備的不足,而無法順利進入職場。瑪利亞基金會依服務對象各別能力進行不同的學習課程,讓他們也可以學習一技之長,培養自行捕魚能力。瑪利亞技能養成中心生產果醋、果醬、果乾、香草茶包,生產好的品質,讓您感受我們的用心。

每款風味不同,健康又好喝,可單瓶選購也可依個人喜好搭配不同口味,做雙入禮盒喔。

~~~醞釀健康  樂活無憂  釀造慢活  滋味無窮~~~

單入400元/瓶 雙入780元/2瓶 

訂購專線:04-22517909

瑪利MAMA 手作麵包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99號(新市政中心一樓A棟 惠中樓)

heart歡迎加入LINE@線上訂購:https://line.me/R/ti/p/%40ipb4580m
 
 
|瑪利媽媽清潔高手工作隊|
 
【月月清潔企業績效月月升】清潔專案
1.滿5000贈瑪利mama香草茶或咖啡包1盒
2.消費滿額好禮3選1「消費折扣送」、「防疫消毒」或「清潔劑禮盒」。
 
1998年成立的身心障礙者庇護工場,協助身心障礙者在工作權上更多的資源與保障。目前有「磐石隊」,還有駐點沙鹿、服務海線地區的「先鋒隊」。庇護員工經過完整且專業的職業技能訓練,以專業的能力回饋社會、服務大眾,變身為環境清潔上的生活好幫手。
 
感謝百家績優廠商客戶的支持,我們會更努力.我們的客戶有:慶鴻機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自來水公司總管理處、自來水公司第4區管理處、明源橡膠工業、駿豐工程、鎧全鐵材製品、巧固牙體、網銀國際、台中教育大學、中興大學EMBA、國立興大附中…等。
 
 

磐石隊>台中市區服務

 

台中愛心家園

408 台中市南屯區東興路一段450號

服務預約專線:04-2471-3535轉1199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週日及國定假日公休。若有需要,可假日或機動服務。

先鋒隊>台中海線地區服務

 

沙鹿勞工育樂中心

433 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658號3F

服務預約專線:04-2622-7930

週一至週五08:00-17:00 週日及國定假日公休。若有需要,可假日或機動服務。

 

歡迎預約 瑪利Youngの快樂襪子店 親子共學SDGs永續生活導覽課程

 

 

 

分享 :